孩子们的想象力到底有多丰富?长春的一所学校,用作业的形式,将孩子们天马行空的创造力化作“纸上艺术品”,不仅让孩子们爱上写作业,(没错,就是写作业)还能够激发孩子们的创作热情。

这所学校是长春市第八十七中学。在这所九年制的学校里,语文老师会给学生留课堂作业和课后作业,其中课堂作业是当堂布置,当堂完成,一周一次,一次一篇。为什么说孩子们可以笑着就能把作业写完?是因为老师每周会布置一个主题,孩子们可以搜集该主题的相关素材,整理出来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后,通过“摘抄+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有“80后”的板报内味儿了)孩子们这些自主创作的作业也让家长们大开眼界,通过孩子们天马行空的创造,让家长和老师更加了解他们。


由于作业是孩子们自主创作、当堂完成,所以对家长、老师和孩子都不产生负担。自从这种写作业的形式固定后,孩子们写作业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倒不是说会争先恐后地写作业吧,只能说是“如饥似渴”)这所学校每周都会有一堂语文阅读课,老师就在这堂课上布置语文作业,因为这堂课的地点是图书馆,孩子们分分钟就能搜集到所需素材,他们带着美术课才会用到的画笔,在语文课上,将自己对于文学的理解画了出来。

照片中的孩子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他们从二年级开始就这样写语文作业了,一开始是简单的摘抄古诗、词句,后来,这样的作业开启了孩子们想要描述他们眼中的世界的渴望。因此,这个作业的画风就开始变得可可爱爱、奇奇怪怪。而这些作业的创作者,在人们眼中还只是豆丁大的12岁的孩子们,经常会语出惊人。(无意中凸显出了他身边的人是有多么的无趣而又平凡)


在我们的眼中,这就是一本作业,是每个孩子成长中必经阶段、必做之事,可是在孩子们的眼中,这就是一把打开探索世界之门的钥匙。

这把钥匙可以是一句摘抄、一个绘本,还可以是他们在写作业的感悟,展示自己作业时的喜悦,看到其他同学作业时的新奇。


当这所学校的语文作业被更多人知道后,有网友纷纷表示:以后这个作业可没法抄了!
作者:吕盛楠
免责声明: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如认为转载内容已侵权,请联系编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