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新闻中心 | 财经评论 | 科技新闻 | 文化艺术 | 娱乐综艺 | 体育天地 | 健康在线 | 生活频道 | 教育校园 | 汽车之家 | 房产楼市 |
加入收藏    
  • 当前位置: 山西电讯新闻中心地方新闻 → “植物大熊猫”滇藏榄有望告别濒危
    文章内容

    “植物大熊猫”滇藏榄有望告别濒危

    作者:Admin  来源:本站整理  发布时间:2019-05-25 06:18:12

      “植物大熊猫”滇藏榄有望告别濒危

      本报记者 赵汉斌 通讯员 刘 杰

      挺拔的树干直插云霄,树叶重叠苍翠,仔细看还有球形的果子零星挂在枝头。近日,在云南省德宏州瑞丽珍稀植物园,记者看到了3株传说中的“植物大熊猫”——滇藏榄。

      “今年,是迁地保护14年后滇藏榄首次开花结果,这意味着这种珍稀濒危植物已完全适应迁移地的环境,实现自然繁育,意义重大!”瑞丽市林业局高级工程师赵见明兴奋地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滇藏榄又称云南藏榄,是山榄科藏榄属植物,仅零星分布于滇西南,为我国特有的珍稀常绿树种,也是我国所产两种藏榄属植物中,唯一在国内有凭证标本的藏榄属物种,它对研究热带植物区系与东南亚热带植物区系的关系具较高的科研学术价值。1989年2月,滇藏榄被列入云南省第一批省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属于云南I级保护植物,但长期以来,未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

      赵见明介绍,1997年,我国首次全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调查启动,滇藏榄被列为云南省调查的90种目的物种之一。但经5次调查,只找到滇藏榄的伐桩,从而使其成为首次云南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调查的90种目的物种中,未找到的3种目的物种之一。自滇藏榄发表以来,除杨增宏和张启泰专家等于1985年9月所采的模式标本外,再无可资查阅的其他标本。“滇藏榄存在吗?还是已经野外灭绝?”成为当时学界共同的疑问。

      2005年在德宏大盈江四级电站环评调查中,西南林业大学教授杜凡在电站施工区发现6株滇藏榄,并及时提出对开挖影响到的3株滇藏榄采取措施,进行抢救性迁地保护,防止了其因施工影响而被毁灭。

      赵见明介绍说:“进行迁地保护时,3株滇藏榄树冠高度还只是2至3米,树干径围不到10厘米。”目前,其中最大的一株滇藏榄树冠高度已达10余米,胸径超过30厘米,而且枝繁叶茂,长势良好。

      滇藏榄是一个名符其实的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物种,目前野生环境下仅发现11株。近年来,林业技术人员在瑞丽珍稀植物园分期开展了滇藏榄人工扦插扩繁试验,目前已成功扩繁了近千株,标志着这个特有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有望告别濒危。

      据了解,瑞丽珍稀植物园自2002年建园以来,共抢救性收集保存了德宏州珍稀濒危特有保护植物127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4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24种,中国仅见于德宏州的特有植物13种。





    免责声明: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如认为转载内容已侵权,请联系编辑删除。